認識台灣各類的窯體

這次的陶藝小知識要來介紹台灣曾經出現或正在使用的窯體。
 6a00e54f8da3458833019afffaa6fe970b

早期台灣陶瓷業者所使用的窯爐大致有包仔窯、蛇窯、登窯(目仔窯)等,都是直接或間接從大陸傳過來,這些窯爐,都屬於傳統窯爐的範疇。日治期間日本人將四角窯引進台灣,主要分布於北投鶯歌等地,成為日治時代晚期新興的西式窯爐,使得台灣陶瓷從此走入現代化的階段。之後,瓦斯窯隧道窯、電窯、快速滾軸窯相繼出現。
 
接下來為大家介紹各種窯的特點:
 
蛇窯:外觀成長條圓管狀,而並非是彎彎曲曲的蛇型,長的有達到百餘公尺,大多建於坡地之上,遠眺宛如一條噴火龍,屬「龍窯」窯系。窯頭往往低於地平面,窯尾則順著坡度而升,利用地形坡度形成的自然抽力,有利於燒窯時的熱力上升,因此,窯床斜度越大,煙囪的高度相對就低,斜度落在15至30度之間。
 img_8769
包仔窯:外觀是圓形的,看起來像一顆包子,是屬於半倒焰式窯爐,大致是以燒製磚瓦為主,少部份會利用來燒製陶器。因燒成時間長,所以可燒出較厚、較大的磚瓦,也較能表現出紅磚古樸的特色。「磚窯」的形式有很多種,但「瓦窯」的窯體則以包仔窯為主。
 %e9%be%9c%e4%bb%94%e7%aa%af
登窯:又稱目仔窯。是由一間間的窯室連接而成,每間窯室從前面到後面一級級加高,主要結構包括窯頭的燃燒室中間的窯室和窯尾的煙囪,其中燃燒室是最初提供熱源的地方,位置最低,其後連接幾間窯室,每個窯室均較前一個窯室高,到最後的煙囪為最高點。
image003 
四角窯:以其外型為四方形而得名,又稱角窯或四方窯,以煤炭為主要原料。窯爐煙道在地下,經由地下隧道連接煙囪排氣,四角窯的出現是台灣窯業從傳統邁向現代化的里程碑。
dc857eb4-dc60-45eb-b0e5-41ba04786695_d
瓦斯窯:通常有兩輛加上輪子和軌道的台車交替使用,因此不必等窯溫下降至最低即可將另一輛已裝窯完畢的台車先行推入,以加速燒窯的作業,窯爐兩側裝置瓦斯燃燒器,並有調節閥,可調節排氣量大小,使窯內燒成氣氛變成氧化燒或還原燒。
Unknown 
電窯:利用電阻產生熱量,與電爐的結構類似,只是空間密閉,充分利用熱能,早期電窯使用閘刀式開關,利用人力控制溫度,如今則以微電腦自動控溫,只要經過設定也能控制整個燒製過程,由於操作簡便,陶藝家及陶藝教室都普遍使用。
 img_0515
參考資料:台灣陶瓷數位博物館
照片來源:

發表留言